孩子偏科怎么办?如何应对偏科

中学教育2019-05-19 16:38:43王新老师

免费机会下载_只做懂你的交友APP: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20世纪80年代,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,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,因此提出多元智能理论。他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,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,之后增加了存在智能,共九种:语言智能、逻辑一数理智能、空间智能、运动智能、音乐智能、人际交往智能、内省智能、自然观察智能、存在智能。

偏科是由一定“基因”因素所决定的。

基于以上的理论,我们是否只能接受偏科是天生的呢?

盖瑞·麦克赫森专门作了一项测试,随机挑选了157名儿童,提问“这个新乐器,你觉得自己会弹多久呢?”根据孩子回答的期限,将测试者分成短期承诺、中期承诺、长期承诺三类,分析这些孩子的音乐成长历程。

分析结果表明:进步不取决于任何可衡量的天赋或性格,而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。一个小小的念头却产生了无穷的力量,孩子甚至在学习开始之前就打定了主意,这决定了进步的快慢。同样的练习时间,给出长期承诺的那组孩子表现得比给出短期承诺的孩子好4倍。而给出长期承诺的孩子再加上充分的练习,他们的技能早已出神入化。

丹尼尔·科伊尔的《一万小时天才理论》中说道,“这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想成为音乐家。他们的理想源自某个清晰地信号,源自他们的亲人、家庭、老师身上的某些东西,源自他们在短短几年的生命中看到的一系列景象,遇到的各色人等。那个信号触动了几乎无意识的反应,发生了强烈的变化。他们的激情被点燃了,而且即将创造所有的奇迹。如果说一定要说有天才存在的话,那就在于让自身的激情被点燃,并维持激情之火熊熊燃烧的能力。”

或许我们可以大方地承认偏科是天生的,可在唯物主义论前提下,仍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。内在的自我认同具有强大的暗示力量,一旦认定了“我就是学不好数学”,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,就会愈发肯定这样的想法,从而陷入不断的“自我论证——否定自己”的循环之中。

因此在“偏科”问题上避免贴上“我不行”的标签。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

换一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