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深处,独臂教师34年教出千名学生

教育动态2019-05-18 14:28:57王新老师

免费机会下载_只做懂你的交友APP: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同时扫码,机会多多

34年教了上千学生

多年下来,杜秀兰的手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,手背和小臂上也交错着被荆棘划破的新旧伤痕。但对于这些她都不太在意,“我都习惯了,小心一点嘛,总不能让这些枝条划了孩子。”

孩子们早上上学,傍晚回家,午饭在学校里吃。杜秀兰每天结束上午的课程,就开始给孩子们准备午餐,在一个小小的厨房里,孩子们趴在饭桌上写作业,杜秀兰就在旁边熟练地用左手切菜、炒菜。

为了让孩子们吃得更好,杜秀兰在学校旁开荒了一块不大的地,种一些蔬菜,“像勺子菜这些容易长,孩子能吃到新鲜的,也省钱。”

杜秀兰从教34年来,前前后后已经教了上千名学生,他们从黑潭村小学起步,然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许多孩子的大名杜秀兰已经记不住了,但孩子们逢年过节来见她,她总能一下子叫出他们的小名。

说起这些孩子,杜秀兰的语气里半是感慨,半是骄傲,“有的有出息了,有考上了大学的,就打过电话跟我说要回来看看。”孩子们能考上大学是最让她高兴的事情,“往年很难啊,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好,条件比他们爸爸那时候好。听说他们能考上我就高兴。”

如今,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村庄,黑潭村小学的学生也在逐年减少。“现在每天来的只有三个学生了,男娃两个,女娃一个。”杜秀兰介绍说,村里年轻的一辈都希望能到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发展,村里凡是有能力在外面租房买房的,都选择走了出去。

面对这样的现实,杜秀兰很坦然:“有条件的都走出去了,就连独柏小学那边人也不多了。能带娃儿出去,不是坏事,我倒希望他们出去。”

教学点学生逐渐减少,中心校多次表示希望合并教学点,让杜秀兰前往中心校任教,但担心孩子们上学距离太远,杜秀兰选择了坚守,“就算这儿只有一个孩子了,我都要收了他(当学生),给他教了。”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

换一换